在大雨滂沱的夏日,藝術家拉黑子在都蘭工作室趕工製作作品,我看著他曠日廢時地處理這些形狀顏色各異的海廢塑膠片,經過清理、火烤、裁切,緩慢地拚出一個圖像,然後一針一線的將不同塊面縫補起來,好像他要藉由這樣的拼湊和縫補,找回遺落的自己、建構部落的歷史,甚至提出磅礡的海洋論述。
在部落,礁岩是先民、族人生活聚會的重要空間,拉黑子的新作《海美/沒館》,以漂流木建構「礁岩」為作品主體,其中一面是以回收鋼筋作為架構,再合進彩色的海廢塑膠拼貼,另外,他在岩洞外則鑲嵌了一些海廢現成物。拉黑子要探討的是,礁岩作為海洋民族的文化起點,部落的形成、儀式…都與此密切相關,但後來卻被所謂的「文明」改變了他們依存的海洋和文化。
這所有構成作品的物件,都是拉黑子在海邊撿拾而來的,這是他長年養成的勞動習慣,也是他認識部落和東海岸的重要方式。這樣的行走和勞動,在這個快速變化、慾望過多、實體感不斷消失的數位消費時代,顯得笨拙又不合時宜,但也因為一步一步的走過,他對部落與海洋變化的體悟尤其深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