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集介紹

【島嶼.人權】專輯

聚光燈下【潘小俠.不能遺忘的肖像】

In the Spotlight : PAN Hsiao Hisa: unforgetable portraits

1980年,攝影家潘小俠為了尋找傳說中的天堂前往蘭嶼,從此與蘭嶼結下四十年情緣,長年以黑白銀鹽相紙紀錄達悟族人的生活文化與祭典。在《蘭嶼記事》攝影集中,我們看見了蘭嶼的時代變遷與許多珍貴的部落影像。攝影家張照堂這樣形容潘小俠的作品:「小俠特有的一種憨勇、直覺的本性與態度,透過相機不斷造訪與關注後,卻展現出一種個人獨特有視界:直率、真情、厚實的歲月的痕跡」。

2019年的夏天,《藝術很有事》跟著潘小俠來到蘭嶼野銀部落,他在1980年拍攝的小男孩,已是中年大叔,長老一個個逐漸凋零,即使傳統正在消失,潘小俠拍攝的觀點始終都是心中美麗的達悟族傳統,那些尚未被時代帶走的,還留在某些人身上的,他拍下了老朋友謝福財夫婦穿著傳統服飾,以及文學家夏曼・藍波安,他們身上留存著的海洋氣息。

年輕時,蘭嶼是潘小俠心中的天堂,但當時在本島,民主運動正展開,身為自立晚報攝影記者,他紀錄了鄭南榕與詹益樺自焚事件,長期接觸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後,潘小俠帶著他們回到歷史現場,以肖像方式拍攝了《白色烙印》,對照著他們過去的青春。《見證228》攝影集,以自身力量在全台尋訪了228位受難者本人或家屬,為他們拍攝肖像。近年來,完成了《台灣美術家一百年》、《台灣作家一百年》,這些系列都是花上許多年拍攝、獨立出版完成。

潘小俠的家,沒有餐桌,沒有客廳,四處佈滿了他所拍的相片,他把自己的生命留給了攝影,留給了台灣的歷史,他說這是身為台灣攝影家的責任。

創作這件事【宜德思・盧信的回家路】

The Creative Path: Idas’s Way Home

藝術家宜德思・盧信多年來一直隨身帶著一張四代同堂的老照片,相片中有他的母親、外婆、外曾祖母和他自己,外曾祖母的臉上有著紋面的圖騰,那是泛泰雅族的傳統文化,女生要學會織布才能夠擁有紋面的資格。這對接受現代美術教育長大、一心想要紋面的宜德思來說,是個遙遠的夢想,二十幾歲時他就要想紋面了,但在學習織布的過程中十分受挫,因為傳統織布比起畫畫實在困難許多,她決定在畫布上進行編織。

十多年來,畫布上的創作從極具原民性的豐富圖騰,轉向大量留白,只留下一個可閱讀的符號或語言的風格,宜德思說這些改變是源自於2013年,她開始進行南島語族、跨島創作的影響,在追尋不同島嶼的原住民文化時,他也逐漸找到了自我身分認同的起點,他和太魯閣族的母親一起合作,創作刺繡、軟雕塑等作品,這些創作根源都是來自於母親的織布和種植的苧麻,雖然宜德思不斷地以不同形式的編織進行創作,但他越來越確定自像畫中那個把心臟捧高高的自己,所遙望的東西是什麼了,有一天,他要完成那個夢想。